集团动态
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 城市更新的建设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而在集聚了大量这类企业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知识产权保护更显其重要性。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一位负责人说,临港企业“知识产权密集度相当高”。
也许正是因此,2021年上海知识产权宣传周的首场活动被安排在了滴水湖畔——临港新片区知识产权维权互助基金正式启动。
这并非临港头一回聚焦知识产权保护。此前,上海市检察机关临港新片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球跨境技术贸易中心等相关机构已入驻临港。不过,此次基金的特殊性在于,其为上海首个市场化运行的知识产权维权互助基金。即由企业、机构等自行发起,成员单位之间互助。
市场化运行的优势在于反应速度、效率的提升;缺陷也存在:中小型科创企业可能缺乏维权的手段与能力。而互助基金正是一种能取长补短的市场化手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中提到,设立互助基金,将提升企业自我维权能力和水平。具体而言,临港新片区知识产权维权互助基金将提供维权援助专项资金、强化维权援助服务队伍、完善海外维权援助服务、打造维权互助交流平台等,加强成员单位自主维权意识和水平,降低企业维权成本,鼓励成员单位主动维护自身知识产权权益。
解决“维权难”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帮助不言而喻。不过,基金的10家发起单位却多数是行业领军企业,如航发、寒武纪、君实生物等。这些企业虽然也会遇到知识产权问题,但多数情况下都有充足的能力自行解决。他们为何要发起这样一个联盟?
基金发起单位之一清华海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形成长效的市场化运作维权互助机制后,行业头部企业将与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桥梁,从而更好地构建产业生态。
换言之,发起互助基金是一次双赢选择。中小企业得到帮助,得以顺利维权;头部企业则能借机寻求更多的合作机遇——这正是市场化运行的题中之义。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