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 城市更新的建设者
支持企业围绕人工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统及基础软件、智能传感器等基础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关,对引领产业发展或取得颠覆性突破的项目:最高2000万元资金支持。
对于特别重大的项目,原则上可根据项目开展情况连续支持三年。
经认定给予数据集建设费用20%的资金支持,最高300万元,给予数据集年度运营费用10%的资金支持,每年最高100万元。
经认定给予数据集建设费用30%资金支持,最高500万元,给予数据集年度运营费用10%资金支持,每年最高100万元。
每年30万元以下的,给予10%的补贴,超过30万元的部分,给予50%的补贴,每年最高100万元。
人工智能产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物流、智能零售、智能金融、智能教育、智能政务、智能安防、智能法律服务等新产业,经认定的项目,给予项目人工智能改造部分投资额10%-30%,最高5000万元。
支持在临港新片区打造和丰富世界级的场景应用,对列入国家、上海市认定的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的重大专项项目,额外给予300万元和200万元的一次性配套奖励。
经认定的项目,给予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及服务部分投资采购额30%的奖励,最高300万元,给予实际研发投入50%的奖励、最高200万元。
给予建设费用50%的,最高500万元,给予年度运营经费50%,最高100万元。平台为新片区内企业提供服务的,给予年度实际服务额度10%的奖励,每年最高100万元。
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在新片区建设开源开放、共享协同的人工智能数据归集、算法汇聚、算力开放及检验检测的创新支撑平台,对企业采购平台服务的:
按实际采购费用给予30%补贴,同一企业每年最高50万元。
支持打造相关活动:
新片区相关开发主体、园区和人工智能领域协会、产业联盟或重点企业,承办国家、上海市、临港新片区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交流活动、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赛事活动:经事前认定备案,给予承办费用50%、最高500万元;
举办有重大国际影响或国家级人工智能为内容的活动,可据实际情况“一事一议”;
支持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园区、开发主体举办企业见面会、企业家沙龙、行业交流会等生态建设活动,经事前认定备案,给予实际发生费用10%的资金支持,最高5万元。
支持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来新片区落户:对注册并实到资本金2000万元(含)以上的,按其实缴资本的5%给予奖励、最高500万元。奖励金额按照企业首次达到上述标准时的实缴资本进行核定,分三年按40%、30%、30%的比例兑现奖励。
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基金投资入股的新注册或新迁入人工智能企业:按基金投入资金的10%给予一次性的落户支持,最高800万元。
在临港新片区高校利用原有的计算机、计算数学、软件开发、信息控制工程等专业成功建成专业和学科的学校和学院:经综合评估对产业的支撑和绩效作用后,给予每个专业和学科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创新中心、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研究实体与龙头企业合作,加速研究成果产品化:
经认定的研发机构,给予项目总投资50%的资金支持,最高1500万元。
对认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最高1亿元。
来源:上海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