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 城市更新的建设者
沈国明(1935~1997)
江苏省射阳县人,幼年开始习武练功。1954年,沈国明参加全国武术比赛,获得“全国武术气功比赛二等奖”,被武林人士誉为“东方大力士”。1962年,迁到南汇县,定居于新港镇洼港村4组。
1975 年,沈国明组建东方魔技团,设于南汇县新港公社大会堂,为民间职业艺术团体,属集体所有制,沈国明任团长,有演职人员20人,以表现杂技、魔术、气功为主,伴以歌舞。该团经常在上海、江苏、广西、广东、江西、海南、云南、贵州、河南、甘肃、陕西、山东、青海等省、市、自治区的城市和乡、镇演出。1986年,在上海兰天宾馆为中央首长表演过“百步红沙掌”(站在10米外用气功将放稳的酒杯击倒)。1987年6月8日,东方魔技团参加了上海国际艺术节,以《大刀劈胸》、《千斤压身》等气功节目为外宾作表演,并与外宾合影留念。1987年10月,该团在苏州市为11个国家的来宾表演魔术和杂技等节目。他们表演折服了一批又一批中外观众,美国、日本、加那大等国邀请东方魔技团去献艺。1987年,经上海市文化局批准,东方魔技团成为上海市郊区第一个民间职业剧团。1995年,东方魔技团停办。
1997 年,沈国明病逝于南汇县新港镇。
黄持一(1943-09~ )
笔名晓犁、晚耘、时业等,小名金标,出生于新港镇路北村8组,为音乐家、诗词作家、理论评论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歌词选萃》编委会编委,北京《计算机音乐报》特邀编辑,《联合文艺报》编审,《东方词家》编辑部主编,中华散文学会理事,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新诗特约研究员。
1967 年黄持一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协昌南汇缝纫机分厂任工会干部。
1963 年,开始诗歌创作,在各地报刊发表不少作品。1974年,转入以歌词创作为主,其2000多件作品及评论发表、出版、录制于广播、电视、唱片、盒带、彩碟中,有《长江浪》、《歌词创作辅导资料》、《天女撒花》、《黄持一短诗歌诗选》等专著,获得全国及省市级奖励160多次,其中《种下1999棵团圆树》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和“贵州文艺创作政府奖”。他也是“《词刊》作品奖”、“首都庆祝国庆50周年征歌奖”获得者。
《祖国好比金凤凰》、《绿叶赞》、《竹林曲》、《妈妈给我一颗心》、《雨后的彩虹》、《唱一支奋斗的歌》、《芦花哟,家乡的芦花》 、《啊!国旗、国歌》、《奉献社会我幸福》、《吉祥的和平鸽》、《公仆好啊,好公仆》、《啊!朝前走》等12首歌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每周一歌”、“教唱节目”、“专题介绍”、“广播歌曲”等节目的内容;《我从小城来》、《美不过中国腾飞歌》、《妈妈的金项鍊》、《爱不够的中国》等歌曲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国庆晚会、电视大赛时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心》、《小骑兵之歌》、《财富》等16件作品编入教材,其中《如今家乡山连山》、《心》、《小骑兵之歌》编入全国统一教材小学音乐课本中,长达10多年;《三月雨》等作品曾出国演出。经他辅导的学生遍及全国,不少人获得可喜成果。其业绩载入《中国音乐家名录》、《中国杰出文艺家大典》、《世界名人录》等典籍中。
姚春芳(1964-02~ )
女,新港镇洼港村人。1979年,从新港中学毕业后,先后在新港、滨海、三墩文艺厂工作,从事部队文艺工作2年,现在南汇区文化馆工作。
姚春芳潜心钻研民族唱法,受到上海市群艺馆陆廉的长期授教。自1986年在上海市农业委员会“新农杯”歌赛中获得三等奖后,先后获得“ 1990年全国农民歌手上海地区(彭浦杯)选拔赛十佳歌手”、“ 1990年全国农民歌手赛优秀歌手奖”、“ 1992年上海'中华大家唱'青年演唱赛民族歌唱一等奖”、“ 1992年全国十二城市'喜得宝杯'民歌大赛金奖”、“ 1993年上海首届乡村歌手电视大赛优秀奖”、“ 1995年全国农民歌手大赛上海地区选拔赛优秀歌手奖”、“ 1995年'尊龙杯'全国农民歌手大赛银奖”、“ 1995年全国中华赛歌会决赛银奖”、“ 1996年上海'奉浦杯'颂中华卡拉OK大赛民族唱法一等奖”、“ 1998年上海电视台第五届'立邦杯'戏歌大赛优秀奖”、“ 1998年'昂立杯'上海农村歌手大赛上海农村十佳歌手”、“ 1998年'中国情——赛勒瓦杯'声乐大赛二等奖”、“ 1999年上海第三届'阳光、大地'全市党团员优秀歌曲演唱赛青年组独唱演唱奖”、“ 1999年上海第三届'阳光、大地'全市党团员优秀歌曲演唱赛农口系统复赛二等奖”、“ 1999年全国迎国庆'昂立杯'上海郊区业余戏曲、曲艺电视广播大赛一等奖” 、“ 1999年'上海之春'业余歌手大赛银奖”、“ 2000年西部情歌唱大赛一等奖”、“ 2001年上海第四届'阳光、大地'全市党团员优秀歌曲演唱赛农口系统复赛中老年组一等奖”、“ 2001年上海第四届'阳光、大地'全市党团员优秀歌曲演唱赛中老年组独唱三等奖”,并于1990年、1997年举办过个人独唱音乐会。2000年9月2日~3日,参与由上海群艺馆在新加坡海南会馆举办的2场“海韵新声”音乐会。1997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青年文化工作者”。
黄霞云(1965.12~)
女,新港镇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4年起,在新港文艺厂工作,从事扬琴伴奏和沪剧小戏的表演。1985年初,师从上海歌剧院著名歌唱家李晓燕,接受严格的声乐训练和乐理学习。1986年10月,以一曲《我爱你,塞北的雪》获得“上海市'十月歌会'演唱一等奖”。嗣后,考入上海警备区政治部文工团,从事声乐演唱及其他表演专业。1991年,考入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1992年,回到了上海警备区,担任文工团领导工作。其间,曾两次立三等功,获得三次嘉奖,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军优秀演员”。
1992 年1月,由上海警备区和上海歌剧院联合在“上海兰馨剧院”和“南汇县惠南剧场”举办2场黄霞云个人独唱音乐会。1996年12月,由著名词作家任红举、著名作曲家印青创作的《老兵哥哥》、《你在我心里》、《洗军装》等3首歌曲,经黄霞云演唱后,由东方电视台拍摄成音乐电视片,相继在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以及其他省市电视台、电台播出,并在东方电视台“每周一歌”栏目播出。其中《你在我心里》和《老兵哥哥》这两首作品于1997年12月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军旅歌曲MTV音乐电视大赛》,分别获得“ MTV《你在我心里》单项奖'最佳演唱奖'”;《老兵哥哥》获得“ MTV银奖”,并参加中央电视台的颁奖晚会。2001年8月,由任红举作词、黄霞云作曲并演唱的歌曲《军旗,为你我共有》,由上海市双拥办公室和东方电视台联合拍摄,于“八一”建军节期间在各大电视台滚动播出,受到好评。
黄霞云于1986年,获得“上海市'十月歌会'演唱一等奖”;1988年,获得“全国首届青年文化工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三等奖”;1989年,获得“上海第六届卡西欧杯新星闪烁声乐大赛第四名”;1989年,获得“南京军区战士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二等奖”;1990年,获得“全军文艺会演声乐组二等奖”,并获得“全军优秀演员”称号;1992年,创作歌曲《浦东,我为你歌唱》获得“优秀创作奖”,并获得南京军区“优秀演员”称号;1993年,获得“南京军区'东线荧屏歌手大赛'美声唱法特等奖”;1994年,获得南京军区文艺会演“特别演员奖”;1996年,创作歌曲《不变的柔情》,获得“南京军区文艺会演优秀创作奖”;1997年,获得“全军MTV音乐电视大赛《老兵哥哥》银奖”;2001年,获得“上海市'阳光、大地'优秀共产党员声乐大赛第二名”。